今天是2025年04月25日 周五
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午安!
金融要案
位置:
IPO企业投资人与股东实控人签订的股份回购对赌无效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来源:航罗法律

发布时间:2023-02-20 10:53:34

洪艳蓉
法学教授
北京大学法院院


一  案情简介


硕世生物成立于2010年4月,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5年,房某、梁某以1:9的比例出资成立绍兴闰康(全称为“绍兴闰康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以此为持股平台,持有硕世生物15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49%。


2016年12月,房某、梁某与高科新浚(全称为“南京高科新浚成长一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科新创(全称为“南京高科新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约定:


高科新浚、高科新创认购绍兴闰康新增出资1亿元,而绍兴闰康是作为硕世生物(股票代码为688399,目前已于2019年12月05日在科创板IPO上市)的股东之一,对硕世生物进行股权投资。


此后,各方签订《修订合伙人协议》,其中4.2条上市后回售权约定:


在硕世生物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行之日起6个月届满之日,投资方有权要求任一回售义务人(房某、梁某或绍兴闰康)按照规定的价格购买其全部或部分合伙份额对应的收益权;上市后回售价款以按发出回售通知之日前30个交易日硕世生物股份在二级市场收盘价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2019年12月,硕世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第十条规定,前述4.2条约定属于发行人在申报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前应予以清理的对赌协议。


但硕世生物在申报发行过程中,未按监管要求对回购条款予以披露和清理。


2020年7月13日,高科新浚、高科新创向房某、梁某、绍兴闰康发出《回售通知书》,要求绍兴闰康履行上市后回购义务。


当日,硕世生物盘中的股票交易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价476.76元。此前30个交易日,硕世生物的股票价格涨幅达155%。


次日起硕世生物股价一直处于跌势,直至2020年9月11日交易收盘价为183.80元。


因房某、梁某、绍兴闰康未于高科新浚发出回售通知后3个月内支付相应回购价款。高科新浚遂提起本案诉讼:


1.判令房某、梁某某、绍兴闰康共同向高科新浚支付合伙份额的回售价款约5亿元;


2.判令房某、梁某、绍兴闰康共同向高科新浚赔偿因逾期支付回售价款导致的利息损失;


3.判令绍兴闰康协助高科新浚办理绍兴闰康所持硕世生物约204万股股份的质押登记手续,在前述股份质押登记手续办结后或逾期未在法院判决限定期限内办理股份质押手续的,高科新浚可通过协议折价或以拍卖、变卖后的价款在房某、梁某、绍兴闰康应向高科新浚支付的回售价款及利息损失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二  法院判决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案涉上市后回售权的约定违反金融监管秩序,判决驳回高科新浚、高科新创全部诉讼请求。


高科新浚、高科新创上诉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


案涉《修订合伙人协议》系绍兴闰康的合伙人之间签订,但房某、梁某系硕世生物的实际控制人,高科新浚、高科新创借合伙形式,实质上与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签订了直接与二级市场短期内股票交易市值挂钩的回购条款(对赌条款)。


该对赌条款不仅变相架空了禁售期的限制规定,更是对二级市场投资人的不公平对待,有操纵股票价格的风险,扰乱证券市场秩序,属于《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公序良俗之情形,应认定无效。


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  专家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伟教授认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证券监管和金融司法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全国法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坚持协同治理,司法理念与金融监管政策相向而行,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稳定有序、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明确上市公司“定增保底”的对赌条款无效。


本案正是人民法院对上市公司对赌协议效力认定作出的示范性裁判。涉案上市后回购股权条款的效力认定,不仅涉及公司内部关系的调整,还涉及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维护和金融安全稳定等问题。



四  典型意义


李建伟教授认为,本案具有如下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对违反证券监管规则的行为效力作出妥当的司法认定,以使金融政策实现完善金融市场治理的使命。


根据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审核规则,系争回购条款属于硕世生物股票发行上市前应当披露,且应予以及时清理的对赌协议。


《证券法》将发行上市审核权和规则制定权授权给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审核规则的效力层级虽然下降,但依然具有规范意义上的强制力。


一方面是因为在实质层面上,加大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规制,保障广大投资者准确评估证券价值和风险,维护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乃是这些规则设置的目的所在。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形式层面上,低级规范的创造由高级规范决定,高级规范又由更为高级的规范决定,监管规则与上位阶规范同属于法律规范等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效裁判参照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31条精神,充分考察证券监管规则背后所保护的法益实质,对系争回购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涉案回购条款约定的价格完全按照二级市场短期内股票交易市值计算,已经背离了估值调整协议中“估值补偿”的基本属性,且从回购通知前后硕世生物股票价格走势来看,不排除存在人为操纵股价的可能。


上述与二级市场股票市值直接挂钩的回购条款约定,扰乱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和金融安全稳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条款。


二是形成司法裁判与证券监管的协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并以此提升金融市场风险治理的绩效。


本案当事人均是专业投资人,在目标公司发行上市申报期间隐瞒了涉案回购条款,违规获取上市发行资格。


对于上述故意规避监管的违规行为,司法裁判应与金融监管同频共振,坚决予以遏制,否则将助长市场主体通过抽屉协议或设立马甲公司等隐蔽手段规避证券监管,侵蚀注册制以信息披露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核心的制度根基。


本案裁判受到证券市场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良好反响。本案通过司法裁判对规避证券监管要求的行为给与否定评价,不仅提高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避免违法者因违法而不当获益,而且还能充分发挥金融司法与证券监管不同的功能优势,提升金融市场的治理实效。


尤其在当前IPO注册制背景下,对保障证券监管要求不被架空,维护金融系统安全,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案例|南京高科新浚成长一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诉房某、梁某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合同纠纷案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0)沪02民初234号


编辑|航小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禁止任何商业用途,旨在克服金融法学研究力量分散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体系零星化的问题,以便学习者集中学习及研究者有效交流,我们对于每一篇文章的专业性、学术性、深入度进行了审慎考量,感谢原作者及原刊物对于金融法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如本文在本网站展示有所不妥,请联系小编予以及时删除或协商授权(联系邮箱:540871895@qq.com)。本网站仅用于学习、研究、交流,不进行任何商业合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0人赞 +1
今天是2025年04月25日 周五
导航